今日行程-卡帕多奇亞-熱氣球-地下城市-烏夫拉拉溪谷-地毯-Uchisar Castle-獵人谷
Cappadocia-Kaymakli-Ihrara Vadisi-Rugs Factory-Uchisar Castle-Hunting Valley
圖: Cappadocia 地圖
我們住在Goreme。搭熱氣球之處在小村落的北邊。有關Cappadocia 各種奇石之地質生成原因,請參看 卡帕多奇亞奇石景觀之地質成因 。
(後記: 那天聽林總說,台灣台東縣也想搞熱汽球哦 回來果然看到新聞 http://vaccineee.weebly.com/ 只是才升空5-7分鐘 底下鹿野景觀也沒這裡好啦! 所以,來土耳其,一定要坐熱氣球!)
圖: Goreme (飯店) 附近,較詳細之圖
圖: 一大早,天沒亮就出發去搭熱氣球 。四點多就聽到清真寺"叫拜樓"用擴大器傳來的禱告聲,比鬧鐘還準時
圖: 哇,熱氣球...喀擦喀擦喀擦...
圖: 好啦 你們這些屬猴的 ... 別猴急,換我們啦...
圖: 升空充熱氣時最危險: 燒到屁股或是燒破氣球,都很嚴重,請務必遵守安全守則(熱氣球公司會發一本小冊子! 一定要看完!)
其中一種危險來自"側風"。活生生的案例就發生了: 正等待時,不遠處就傳來呼叫聲,不遠處有一個正充氣中的熱氣球因為一陣風吹來將氣球吹歪,被火焰燒了個大洞,報銷了。所以,這解釋了為何熱氣球要大清早出航的原因: 經過一整夜冷卻,早上整個地面是冷的、氣壓是平衡的(除非有外部氣壓擾動),所以較無側風。一旦太陽升起,開始對地面加溫,不同物質導熱速度不同、加上地面加溫後空氣上下對流作用,都將讓地面氣流變得不穩定,容易吹起側風。
我想不穩定氣流,對熱汽球充氣是極為危險的事。當然,不穩定的天氣(颳風、夏雨、打雷),對升空後的控制、安全也不是好消息。 這裡同一個季節天氣型態應該非常類似(i.e., 穩定),景觀又獨特,很適合發展熱汽球。 (註: 也衷心希望台灣的熱氣球事業能搞起來!)
註: 2013年,埃及、土耳其分別發生熱汽球飛安事件。所以,請務必遵守安全規範!!!
圖: 別人的熱氣球已經升空囉!
圖: 充完熱氣,一、二、三... 把載客吊籃翻正,一顆氣球可以搭16個人啊? 除了本團外,還塞了幾個外團的散客(好像是印度人)。
大家可以很清楚看出來,載客吊籃是用藤做成的,輕盈有彈性。氣球身據悉是強化尼龍材質。
圖: 駕駛是一位相當臭屁的帥哥,對女生溫柔,對男生講話很衝
這個火焰燃燒器是氣球的心臟,火力約當家用瓦斯百倍以上; 燒的是丙烷或液化瓦斯(國外資料---待查證)。 重要的是噴嘴火苗不能亂熄火,應該有二套,以防萬一。
圖: 請駕駛助手幫全團(Well, 至少半團吧?) 拍一張神風特攻隊出征前合照~~~風蕭蕭兮 易水寒 ...
飛行的時候,是橫方向朝前前進(這樣駕駛視線才不會被擋住)。載客吊籃隔成4個區塊,飛行時不能任意走動。
圖: 氣球緩緩上升囉 (這裏地面海拔約1200公尺), 我們這個路線,大致飛行方向: 東南東飛向西北西。 所以,坐在東南角落的,拍照比較會被太陽光影響(逆光)。
(不過,不建議大家搶位置, 團體總是有得有失, 何況大家可以互相支援照片, 不是嗎?)
圖: 前面這位駕駛特技表演, 低飛通過... 眼看 ...會不會 ... 啊 有保險嗎?
圖: 誰知緊要關頭他使出蛤蟆功,脹紅了臉,硬是飛了上去
圖: 哇,真漂亮啊!
圖: 雨水、風侵蝕中的火山凝灰岩,有點像我們的泥火山。 沒有植被的侵蝕更深。
圖: "鴿子屋",不是給人住的哦! (鴿子的功能是信鴿、肉鴿、以及肥料鴿)
圖: 讓我想起 Discrete Mathematics (離散數學)裡面有個定理叫做 Pigeonhole principle... 不過,他這兒每個洞應該不只住一隻鴿子...
圖: 氣球內部... 檢查有無破洞!
圖: 火焰控制器... 好啦,非常帥啦,OK? ... 麥擱屁啊啦...
據說熱氣球上有高度計、氣球溫度計、升降速度表,有些還有GPS (都沒看到...只看到火焰控制器上有個表--紅色紐旁邊--- 不知是不是氣球溫度計?)
圖: 應該也是鴿子屋? 明天午餐 (Uchisar)餐廳附近,有個鴿子谷哦!
圖: 飛越各種奇怪地形地貌
圖: 圓圓那塊,該不會是降落直升飛機的吧? Kidding!
圖: 很明顯 這是雨水、河流沖刷造成之河谷地形,但平常幾乎無水,所以河岸都是田。 中間先被河水下切故最深,接著兩岸坡地都有一條條切割向下流動痕跡。 河流有水時,由南向北流(從等高線判讀),匯流到北邊不遠處有個較大城市叫做Avonos 附近有條"土耳其第一大河" - Kazilimak River (看照片大概就跟基隆和一樣寬吧),渾名叫做"Red River",可想而知,因為水中夾帶氧化鐵,沉積形成之紅土,非常適合製作陶瓷,自古便是供應皇家陶瓷器的陶藝中心。
寫到這裡,不禁替土人擔心起來,這地區觀光愈來愈發達,用水那裡來? 這條Kazilimak River 要供應工業、灌溉、民生用水,已經嚴重不足,查資料此處居民除了偶爾的雨水、雪融水之外,主要打井取水,本來這種鬆軟孔隙多地質地區,水很容易下滲,地下水應該比地表水多很多,但從網路文章得知這地區水井已經愈打愈深,愈打愈深 ,愈打愈深... 所以,大家來這裡,記得要節約用水! 否則... 前途 不敢想像...
圖: 地上人家... 這裡有岩洞住,那水泥工業一定不發達囉,因為沒什麼需求!
圖: 咦,房子還挺人模人樣的嘛! 恐怕都是我們這些冤大頭贊助的... 資料顯示 Cappadocia 最大產業就是觀光!
圖: 這裡也有田呢! (火山灰土地肥沃,只要有水! 剛剛旁邊不是有小小小小河嗎?)
圖: 雨後春筍... 有如鮮剛冒出頭的蘆筍。諸君看上頭"蘆筍頭"底部高度是不是都齊一? 大約就是玄武岩層底部的位置! 因上層玄武岩比底下火山凝灰岩耐風化,所以形成"蘆筍頭"形狀。
圖: 哇! 滿天熱氣球,一球3000美元,諸君算一算,一年可以賺多少外匯啊?
圖: 此刻我腦海想到的竟然是 "諾曼第大空降" (Band of Brothers)
圖: 像不像豬腦? 幾乎要被侵蝕殆盡的火山凝灰岩。 我推測形成時上面並沒有玄武岩覆蓋(請參考 卡帕多奇亞奇石景觀之地質成因)
有人可能會問了: 為什麼這裡火山凝灰岩層到處都有,上面的玄武岩層卻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無? 好問題!
酸性、中酸性火山灰是以急速爆發到高空的方式行之,落點分佈均勻,因此火山灰的覆蓋很平均。而鹼基性的玄武岩含矽少、黏性低、流動性強,所以是以"岩漿流流出火山口"的方式進行,當然不可能流經所有地方,OK?
圖: 降落收汽球
圖: 載客籃先落地後,還要微調移動,"飛到"拖車上,車子將人車迅速載離降落地點(讓開空間, 讓後面能降落),灰熊厲害!
圖: 火焰控制器近照
圖: 煞有其事地頒證書~~~~ old trick! ~~~ (嘻,我們搞教育訓練時也來這一套,每張證書的紙張還不便宜呢!)
圖: 還開香檳哩! 慶祝大難不死嗎? Still alive!
圖: 看到沒? 這些火山凝灰岩(Tuff)沒有強韌結構,很容易碎裂!
接下來要到地下城市, 叫做 Kaymakli Underground City。該地下城位在Goreme 的南邊。
地下城市是利用鬆軟的火山凝灰岩挖空建造而成。 通常先挖一條垂直的主要通風隧道,再開挖支橫向線通風道,才接著開挖馬廄、集會廳、教室、廚房、餐廳、釀酒池、倉庫等等。Kaymakli 36個地下城市能容納一萬人共同生活,我們參觀這個就有地下八層的房間,但並未全部開放。到底是基督徒開挖的? 還是另有一說,建造這些地下城市的人不久就離開,反而是後來的修道士留下來生活,已不可考。
地下城市上頭土地是居民畜牧場,地面上只能見到井狀的通風口,和隱蔽良好的入口。一有狀況,連牛羊都可以躲進洞穴,為防禦外敵,洞穴通道設有石門滾輪,一有緊急狀況可封閉通道。
圖: 路上看到的民房
圖: 入口標誌。入口處有個柵欄,每隔一段時間才升起,驗票放人進入!
圖: 應該是餵馬牛羊吃草的地方---"馬廄"。牆上有栓韁繩的石穿孔,凹槽放飼料、牧草。
圖: 馬廄全景 (感謝團員 "許友達"先生)
圖: Abdu 說: 樓板鑿了很多洞,其目的有三。 (1)上下層之間說話方便 (2)方便遞送物品 (3)遇攻擊時,可以當作陷阱 (想像黑鴉鴉地時候...)
圖: Kilise 是我第一個學會的土耳其文 Church (跟德文聯想容易些: Kirche )
圖: 這裡是教堂呢! 中間有個小方型矮石(沒拍到) 是祭壇!
圖:
圖: 榨葡萄汁(釀酒)石槽
圖: 榨完 葡萄汁從小孔流下來
圖: 活動石門,防止入侵,當外敵爬進來此窄小通道,前面被阻,一時間又不易掉頭後退... 接著從上下左右用刀劍矛亂刺,也可從上方孔穴潑熱油下來 (油淋雞塊?)
圖: 通風隧道 兼打井用
圖: 凹槽是擺放儲酒桶用的,不是男生尿池哦!
圖: 天花板都是黑污油煙- 廚房!
圖: Abdu: 玄武岩(Basalt)製成的"研缽"--- 研磨香料等用的 ... 嗯... 確實有一派如此說,但我的質疑是,以土耳其人用香料的凶狠程度,這孔未免小了些? 別忘了這是個公共廚房不是私家"灶咖"呢? 同一種香料難道一個小洞就夠大家用了嗎? 為何要用幾十個孔洞來研磨呢,不是很不方便嗎?
另一個比較新的說法(現在是主流),這是用安山岩(Andesite)挖成的57個孔洞,放進10公分左右的銅礦,加以熔解,稍冷卻後再使用其他石塊敲成想要形狀,鑄成銅製品。查證第二種說法因為附近在Aksaray、Nevsehir之間有銅礦,以及有人提出安山岩孔洞上發現有銅的殘留(well, 只是網站上這麼說,我沒看到論文),加上廚房有火,方便就近幫金屬加熱,所以,可能性也很高。
從礦物岩石學角度來看,遠遠看起來,這顆石頭的texture 比較像安山岩(外側雖然比較油黑,但靠內側就像是安山岩的灰黑色... 結構組織也不像玄武岩那樣細密)。所以綜合判斷,我個人95%相信後者說法。
圖: 應該也是一些儲物桶吧?
圖: 外面小販,我們買了一些絲巾,要殺價哦! 價格太硬也不急,反正多的是同樣物品!
下午,要前往Ihlara 山谷。Ihlara在很南邊,大約要一個多小時車程。行前會時本山谷之美被領隊極力稱頌,早已心儀已久。歐洲人評選第一名的 ...
偏偏今天老婆在飯店樓梯摔傷左腳韌帶,早上已經冒險躦進躦出岩洞,下午還要爬溪谷一千個階梯,這怎生是好呢...
還好,領隊團員不斷提供大量物資,有去要冰來冰敷的,提供領巾當繃帶的,或拿出私房各種消腫、去瘀、活血、化痰、健胃、整腸、固腎 ... 唉, 反正林林總總的藥方,給他貼上去... 暫時也就沒有哀哀叫了。 加上相機在手,其樂無窮,管他的,她還是爬上爬下。 (寫到這裡,要特別感謝領隊、團友們的幫忙!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小三...哦 不是,是靠朋友啦! 靠朋友! ~ Salute! ~ )
圖: 路上景觀,岩石受到嚴酷天氣,冬酷寒夏酷熱,紛紛從節理處崩壞 ... 不禁讓我想到美國的經濟,是不是也像這岩柱一樣,來日無多?
圖: 遠方大約40-50公里處,是著名的 Hasan Volcano,標高約3200公尺,7000多年前還曾噴發過。請注意右邊最高峰呈現喇叭口狀... 可怕哦!
圖: 路上民宅
圖: 車子蜿蜒向下,開到溪谷
圖: Here we are! Voila! Ihlara Vadisi...
圖: 好屌、好有情調的餐廳! 惡水上的餐桌 ... like a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 待會兒,麻煩請巴士到下游接我好嗎?
圖: 我們... 不在這裡吃...在隔壁啦。只是因為特別,忍不住又拍了一張...
餐廳男廁所有個小孩童,看到客人上廁所,都會來要錢, "One dollor!" 老外都不理他(不喜歡被強索吧),跑來找我,只好裝傻 "啊,斯米媽先? I 'gome hrom' South Korea ..."
圖: 午餐沙拉,很健康吧? 土耳其這裡沙拉不加很rich 的醬,一般都加檸檬汁、優酪乳、或是油醋調味,很健康! 您吃得慣嗎?
圖: "澎澎餅"
圖: 湯...忘了啥味道耶~~~
圖: 優格...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 ... 好想拿來玩砸派、砸蛋糕秀 ... 噓... 會被土耳其人追打!
圖: 這是主食-- 牛肉串燒飯(只是牛肉是碎肉塊 "飯"是某雜糧)! 團員"含眠"一直嚷著 "好久沒吃整塊完整的肉了" ... 害我們也快"凍未調"了
圖: 番茄豆子湯 不知是何種豆子? 大概是叫白扁豆吧? 味道還OK.
圖: 肉醬 + 優格 + Pasta 蝦咪碗糕? 嗯...A...啊... 鄉村料理嘛,土家風味!
圖: 甜點 "牛打滾" --- 大家都對上面的開心果碎末比較有興趣 ... 因為太~~~~~~~~甜啦~~~
圖: 有人不吃牛肉串,所以補了一鍋"雞肉洋菇起司"。看起來很有水準,嚐過的人都說: " 咦,比剛剛的牛肉好吃耶!"
圖: 應該是山上的融雪水吧? 都是偏翠綠色的( 看過一個Natl. Geog. 介紹阿爾卑斯山下某處之節目,因上游冰河摩擦,使水裡帶有微細礦物粒子,因此河水呈翠綠色,這裡沒研究,不敢亂說!)
Ihlara Vadesi (Ihlara Valley/Canyon/Gorge) 位於Cappadocia 兩座火山 Hasan 以及 Melendiz 之間,被 Melendiz River 切割而形成。這些支離破碎搖搖欲墜的土黃色岩石,根據Deniz Ekinci, Istanbul Univ. 的研究(註: 取其大意),是早先 Hasan 火山噴發的大量火山灰形成的火山凝灰岩(有些地區較鬆軟,有些地方較緊實成為綠、灰、或棕色石頭),再被後來不斷的地質活動如地震、火山影響,搖得支離破碎。加上Melendiz River 的不斷切割,遂形成今日之景觀。
圖: 壯麗的山谷
圖: 半山腰拍照
圖: 石塊近看,不見岩石的組織構造。 這裡到處都是像這樣的岩石有大的裂隙,不斷熱漲冷縮,加上地震... 崩裂成debirs了
圖: 家有"斷腿的",還要去走"蜀道",雖有美景當前,那有心欣賞?
圖: 教堂耶! 我好奇的是,蓋在上方落石不斷的火山凝灰岩山洞,不是太危險了! 可見"苛政猛於虎"啊!
圖: 教堂裡面的濕壁畫。以前文盲多,讀經班都是讀漫畫 (壁畫啦)
圖: 噓! 這裡不給拍的! 環景圖
圖: 很美吧! 我們今天只能慢慢地走,團員都已經走到對山上了,我們才下到溪邊!
影片,點我
圖: 對岸風景 (恕無法過去啦!)
圖: 雄偉壯觀
圖: 想拍貓"跳樓抓鳥"獨家,等了很久 就不跳! 唉! 想想這年頭當狗仔隊謀生也不容易啊!
圖: 回程往地毯店沿路風景
地毯店位在Nevsehir 和 Uchisar中間。 土耳其地毯也是遠近馳名,我們參觀這家,當然也是搞知識經濟---從頭介紹起---養蠶、取蠶絲、單結/雙結、讓你操作一下等等等,總之店家想表達的就是,每一件毯子都要經過千辛萬苦工作大約一年時間,很難搞的。所以賣這個價錢是合理的! 確實有股衝動想買一條回家掛在牆上,還好,遺失的錢包還沒拿回來(據說已存放在伊斯坦堡機場) ...
話說土耳其地毯分為凸紋的rugs以及平織的 Kilim (土: 平織毯),因為現在多半使用機器製造,手工的都被觀光客當作藝術品收藏,所以價格不斐。通常,價格視材質(絲質、棉、等)、每平方米結密度(24X24,16X16,12X12等)、打結方式(單、雙結)等價錢有所不同。當然啦,產地、年代、染色方法、圖案的藝術性都會影響價格。總之,你應該把它當成藝術品看待(如果家裡不缺錢的話)。
(皮衣、地毯行程,據說是土耳其政府強勢要求的,我看很多老外團也都有相關照片 )
圖: 好辛苦哦! 璣璣復璣璣,"木蘭的阿嬤"當戶織 ...
木蘭的阿姨
圖: 單結與雙結,雙結牢很多
狼客啊,3粒50啦 ... 不是啦,她在示範如何抽絲
好啦,剛剛灑過尿的、喝過蘋果茶的,準備荷包吧?
圖: 花色不甚特別(獨特的非常貴),所以,並沒有人想買回家掛起來。
店家倒是很優雅,並沒有一付急吼吼地推銷,除了努力介紹外,就是跑來問: "都沒有喜歡的嗎?" 我答: "有啊,我要阿拉丁乘坐的那種...會飛的..."
好吧! 接著,再向北來到Uchisar 的北邊,沿著Goreme-Uchisar Yolu (公路) 來到一處風景區(標示為下午景點二,正式名稱好像是 Uchisar Castle)。
圖: 劈頭就是一隻照相用的老駱駝,當然要收費啦!
圖: 一個一個孔...這應該都是用來養鴿子的吧!
圖: 奇特風景拍個夠
圖: 來土耳其,除了歷史考古,風土人情也是有趣的。 較貧困地區,很多阿嬤都在做手工藝...
再驅車來到下個景點 (標示為下午景點三,好像是叫做Hunting Valley 獵人谷吧?)
團友"陳鴻海"想吃冰淇淋?
圖: 壯哉! 真是獨特的美!
圖: 當然,有花有美女,相伴會讓風景更增色三分
回到飯店,仍是住在幸福的 Cappadocia Cave Suite.
圖: A~~ 不是 " 跑錯房間上錯床"啦,是特別去參觀別人的房間 (好像大多數人都很滿意自己抽到的房間?)
圖: 今日晚餐,仍是自助餐,但菜色稍有變化
圖: 飯店風景照,很美吧? 那像洞穴呢? (感謝團友 Mr. "許友達"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