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key Flags日行程-棉堡-孔亞-梅芙拉那博物館-驛站-卡帕多奇亞     

      Pamukkale-Konya-Mevlana Museum-Caravanserais- Cappadocia

 D4-overall.jpg  

圖: 今日行程

 

       今日拉車最長,一早就出發。沿途將經過3個休息站、2個古驛站,直奔卡帕多起亞(葛樂梅 )。中午將在孔亞休息用餐並參觀蘇菲教派聖地。

 

       告別 Munt Thermal Hotel Clinic & Spa 棉堡住的飯店,以及早餐巡禮---

nEO_IMG_IMG_1194.jpg

 nEO_IMG_IMG_1198.jpg 

 nEO_IMG_IMG_1199.jpg

 nEO_IMG_IMG_1200.jpg

nEO_IMG_IMG_1202.jpg 

   圖: 看起來好像很多,但"可用之兵"卻很少

nEO_IMG_IMG_1205.jpg 

  圖: 保證純正蜂蜜哦!

 

  飯店大廳---

nEO_IMG_IMG_1206.jpg

   飯店外觀以及環境

nEO_IMG_IMG_1209.jpg

nEO_IMG_IMG_1211.jpg

   圖: 露天溫泉冒著熱氣

nEO_IMG_IMG_1212.jpg

   好了,出發了!

nEO_IMG_IMG_1233.jpg

    圖:  丹尼茲立(Denizli) 附近景觀。乾燥地區,有山就有水源(融雪等),有水源就有綠帶、有作物、有人煙。

nEO_IMG_IMG_1238.jpg

   圖: 苦湖,位於Denizli 省邊界,是土耳其生產硫酸鈉重鎮

nEO_IMG_IMG_1240.jpg

   圖:  這個湖,水深最多只有1.6公尺。春季面積有100平方公里,到夏末只剩35平方公里。海拔836公尺,主要硫酸鈉是來自斷層下方的溫泉水。

nEO_IMG_IMG_1250.jpg

   圖:  漸漸來到高原內部,漸漸顯得乾燥荒涼 (小山上面長了"黑人頭",跟德州西部半沙漠還挺像的!)

nEO_IMG_100_9744.jpg

   圖:  來到第一個休息站,  大夥兒幫土耳其農業部灑完水改造土壤後,就忙著聊天

nEO_IMG_IMG_1255.jpg 

   圖:  罌粟果

nEO_IMG_IMG_1264.jpg 

   圖:  漸漸"童山濯濯":  樹不見了  山變禿了  草也短了...

nEO_IMG_IMG_1277.jpg

   圖:  路上幾戶人家

nEO_IMG_IMG_1287.jpg

    圖: 這麼乾的田,"用他來種什麼?   用他來種什麼? ..."

 nEO_IMG_IMG_1292.jpg

    圖: Again, 車行到靠山的地方,就有樹、有田、有人煙

nEO_IMG_IMG_1299.jpg

   圖: 路上經過 土耳其夜總會

 nEO_IMG_IMG_1301.jpg

   圖:  沙漠法則:  融雪的山下, 有水能長作物,就有人煙聚集

nEO_IMG_IMG_1313.jpg

   圖:  在一個叫saray 的小小休息區的淨手設備

nEO_IMG_IMG_1314.jpg

    圖:  休息區外面--- 不覺得造型特殊嗎?

nEO_IMG_IMG_1319.jpg

  圖: 到了孔亞外圍,一個一個的清真寺

 

        亞(Konya)位於卡帕多奇亞高原的,因火山灰土質肥沃、且位居絲路要道,11世紀塞爾柱人攻下小亞細亞後,即以孔亞為首都,建立塞爾柱帝國。海拔1016公尺 。孔亞是蘇菲(Sufi)教派之導師Celaleddin Rumi (被尊稱為梅芙拉那Mevlana,即導師之意)修行與長眠之地,也是迴旋舞(Sufi Dance)的起源地。目前已成為穆斯林的朝聖之地,每年有150萬人次造訪,是土耳其最保守地區。 Abdu說:蘇菲教派修行方式是透過歌謠與旋轉舞,尋找與阿拉之間的神秘結合的境界。屬於穆斯林伊斯蘭教的非主流派,以愛為其教義。

 

 nEO_IMG_IMG_1334.jpg

   圖:  孔亞市街景

nEO_IMG_100_9767.jpg

   圖: 孔亞市街景 --- 保守的城市,可是建設得很棒!

nEO_IMG_100_9770.jpg

nEO_IMG_100_9772.jpg

   圖: 孔亞市街的 --- 夜總會 ...

 nEO_IMG_100_9773.jpg

   圖:  孔亞的 "土妞"

nEO_IMG_IMG_1335.jpg

  圖:  到處是清真寺

 

       來到午餐的驛站( Canravanserais 旅店也,按DK 一書的說法: 若是光用來當儲存貨品的倉庫,叫做 Han 或 Khan,但似乎一般都混著用)。   

 

       須知小亞細亞位於歐亞交界之處絲路上,在12世紀時塞爾柱帝國時期,這裡治安不太好,沿途盜匪烽起,蘇丹為了保護過往商旅及維繫貿易發展,令人沿路每40公里興建一座驛站,供軍隊及商隊休息。因此,土耳其境內設有許多驛站(超過100個 Hans !)    為什麼設定40里間隔呢?  原來這是按照駱駝每日行走的腳程每30~40公里設計的,以做最有效運用。

 

        塞爾柱驛站(Caravanserais)一般呈現四方形或長方形,正面只開一個門,是唯一出入口,周圍是厚實的高牆,牆角還有turret (塔樓) 作為防禦之用。進門中庭就是一個mosque 先拜在說!  四周依牆隔間成一個個空間,分別配置為客房、畜舍、貨倉等。等級高的驛站還設有洗浴室室外中庭是夏天時供駱駝休息及放置貨物的地方。

 

        大多數的驛站現今已成為廢墟,有些則經過維修後,做為現代飯店、旅館之用。 其中,保存最完整首推 ultanhani ,他位於 Aksaray 以西40公里處的 Sultanhan。 

Konya-han-MAP  

 圖: 古代驛站分布圖 (courtesy:  Pinar Ertepinar Kaymakci, Middle East Univ.)

 nEO_IMG_IMG_1337.jpg

    圖: 午餐則是在古驛站用餐...當地將很多的古時的洞穴及古驛站改為餐廳及旅館...賺錢啊!

nEO_IMG_IMG_133839-S.jpg

   圖: Pananoma 正面照

nEO_IMG_IMG_1346.jpg

nEO_IMG_IMG_1348.jpg 

nEO_IMG_IMG_1353.jpg 

nEO_IMG_IMG_1354.jpg 

nEO_IMG_IMG_1361.jpg

   圖: 發現這些食物跟其他旅行團吃的幾乎一模一樣... 就懶得寫了...

nEO_IMG_IMG_1365.jpg

   圖:  4人分吃,仍嫌多!  不過氣氛實在很棒!  想像那被風砂吹了一身黃土的古代過往商旅... 真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nEO_IMG_IMG_1371.jpg   

nEO_IMG_IMG_1378.jpg 

   圖: 內部風光 (吃飯的一個一個"包廂"隔間,應該就是旅人安頓睡覺之處)

nEO_IMG_IMG_1383.jpg

  圖: 飯後橙子當水果 好久不見!

nEO_IMG_IMG_1384.jpg

  圖: 製餅師傅

nEO_IMG_IMG_1385.jpg

 nEO_IMG_IMG_139094-S.jpg

  圖: 內部環景照

 

       吃完飯,買些紀念品後,造訪孔亞(Konya)梅芙拉納(Mevlana)博物館---

 

         梅芙拉那 (Mevlana)博物館,有人稱綠色清真寺。綠色在回教是崇高尊貴聖潔的顏色,例如頭巾,綠色的頭金代表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子孫。Celaleddin Rumi 本是阿富汗人,是個數學家、哲學家、也是詩人,創立蘇菲教派,"Mevlana"  則是後人尊稱導師之意。

 

         梅芙拉那Mevlana博物館分二個展區,一邊是Mevlana陵墓以及聖器,一邊展示"旋轉僧侶"的苦行生活。

 

        裡面不能拍照,進去要帶鞋套,裡面就是梅芙拉那(Mavlana)陵寢,陵寢上白色高帽,是蘇菲教派的主要象徵。另一大廳展示蘇菲教派與穆斯林重要典籍,其中有先知默 罕默德的鬍鬚,藏於盒子中。」  其餘就是各種尺寸的可蘭經。

nEO_IMG_IMG_1401.jpg

    圖: 笛子般的尖塔及藍綠色塔身,外觀獨特的"綠色清真寺"又叫Mevlana博物館Mevlana的石棺就安置在其下方

nEO_IMG_IMG_1408.jpg

 

nEO_IMG_100_9784.jpg

圖: 匾額上的書法,通常都是蘇丹國王的 "signature" 或是重要的回教經文等 

 

孔亞Konya梅芙拉納博物館室內珍藏入口,不得拍照

nEO_IMG_IMG_1412.jpg

   圖: 進入前要先穿鞋套

 

********** ********** ********** 

就在換鞋套時,一陣手忙腳亂,我習慣性地將入場票用嘴暫時"含著",結果,立刻嘴唇破裂,流出了一些鮮血。這才驚覺,土耳其這裡入場券的印刷"碳粉"中可能有特殊化學侵蝕性材質,應該避免接觸嘴巴!!!  有小孩的應特別注意!

********** ********** **********

nEO_IMG_IMG_1411.jpg

   圖: 梅芙拉納博物館淨手池 --- 朝聖者朝拜前先洗手腳

nEO_IMG_IMG_1418.jpg

 nEO_IMG_100_9785.jpg 

   圖: "觀光客" 與朝聖者 果然眾多

 

nEO_IMG_100_9791.jpg

   圖: 一如傳說,這裡人很愛跟東方人合照。連這麼保守之處都是。

nEO_IMG_100_9798.jpg 

nEO_IMG_IMG_1428.jpg 

   圖:  可愛的土耳其兄妹

 

   這一邊展示"旋轉僧侶"的苦行生活,示意啦。

nEO_IMG_IMG_1431.jpg

 

  

   土耳其旋轉舞影片片段

   from Discovery HD 放膽去旅遊-土耳其
 

nEO_IMG_IMG_1433.jpg 

nEO_IMG_IMG_1435.jpg 

nEO_IMG_IMG_1437.jpg

   圖: 小房間(前修行室)陳列 修行"人偶"。注意:  綠頭巾哦!

nEO_IMG_IMG_1440.jpg 

nEO_IMG_IMG_1451.jpg 

nEO_IMG_IMG_1452.jpg 

   繼續前進吧。 好高的一座山,山上還積雪。

nEO_IMG_IMG_1462.jpg 

nEO_IMG_IMG_1464.jpg 

nEO_IMG_IMG_1479.jpg

    圖:  如果沒有記錯,這個驛站應該是叫做 "Agzikarahan" Caravanserais ? Anyway!

nEO_IMG_IMG_1501042.jpg

nEO_IMG_IMG_1489.jpg

nEO_IMG_IMG_1492.jpg

nEO_IMG_IMG_1504.jpg 

nEO_IMG_IMG_1507.jpg 

   圖: 驛站前坐著阿伯 ...

 

        又走了約莫一個小時,終於來到卡帕多奇亞地面。

 

        這裡地形奇特,其成因,在我另一篇 "土耳其地理人文歷史篇"會介紹。

 

        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位於安納托利亞中央,冬冷夏熱,氣候嚴峻,不適農耕,因此居民以畜牧維生。從西元前12世紀起先後被西台帝國、弗里吉亞、波斯帝國、希臘、阿拉伯、以及突厥人征服,到了羅馬帝國領土最廣的圖拉真皇帝時期,變成為羅馬的一個省。



        在基督教還被羅馬帝國視為異端,基督徒遭到迫害之時,卡帕多奇亞地下洞穴正是最佳維護信仰並且藏身之所。本地區隨著基督教勢力擴張,本地區教堂、修道院、隱士佈滿整區,甚至有聖約翰傳道蹤跡。 1965年土耳其的考古學家發現藏於地底的地下都市,是彷彿螞蟻巢穴般具有好幾層構造的地下都市。目前已經研究確認的地下都市共有36個,其中規模較大的都市位於Kaymakli和Derinkuyu兩處。原來這些地下城市都是藉著挖空鬆軟的火山凝灰岩而建成。

 

        明天的重頭戲,便是要乘坐熱氣球欣賞奇特地質景觀,以及造訪Kaymakli 地下城市。 

 

        我們今晚入住的旅店,是位於 Goreme 小村落,是個岩洞改建的,很期待喲!

nEO_IMG_IMG_1536.jpg 

   圖:  卡帕多奇亞到了 ...

nEO_IMG_IMG_1570.jpg 

   圖:  旅館門口迴車處

 

           今晚入住的是 Cappadocia Cave Suites in Goreme Village,顧名思義,嘿嘿嘿,今晚住"洞穴"。

   還沒進去前,心裡一直犯滴咕: 火山凝灰岩的建材,摳摳打打會不會掉下來一塊啊?

nEO_IMG_IMG_1571.jpg 

  圖: 洞穴旅館門口

nEO_IMG_IMG_1572.jpg 

   圖: 原來浴室都鋪了大理石

nEO_IMG_IMG_1575.jpg 

  圖: 房間鋪地板

nEO_IMG_IMG_1576.jpg 

nEO_IMG_IMG_1578.jpg

nEO_IMG_IMG_1584.jpg

   圖: 洞穴旅館內部,我們這間空間很大,還有一間可容十幾個人泡茶喝咖啡的"修行室" (像和式一樣,可睡兩個人)

nEO_IMG_100_9811.jpg 

   圖:   火山灰形成的世界

nEO_IMG_IMG_1580.jpg

nEO_IMG_100_9830.jpg

   圖:  從房間向外拍夜景

nEO_IMG_IMG_1589.jpg 

nEO_IMG_IMG_1592.jpg 

nEO_IMG_IMG_1593.jpg

nEO_IMG_IMG_1595.jpg 

   圖: 餐廳與晚餐

 


 

這3天我們都在Cappadocia 地區,究竟,這些怪石是如何形成的呢? 

請參閱 卡帕多奇亞奇石景觀之地質成因

 

<回到華友土耳其11日目錄>

arrow
arrow

    烏賊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