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接著看完上城區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再看下城區風光。
【景點】
沿著 Illica 街向東行。
上圖: Illica 街景
又回到總督廣場 ...
上圖: 大熱天小朋友玩水怡然自得
上圖: 總督廣場上的城市銅雕模型
上圖: 位於總督廣場與聖母升天大教堂轉角的草地
【聖母升天大教堂】
聖母升天大教堂是在1217年 奉獻給"萬福瑪麗亞"的,原先並非哥德式,且只有單一高塔。 由於不斷受到蒙古人及土耳其人攻擊, 於1520年建造了周遭的圍牆及圓塔方塔、護城河等防禦工事,終於遏止了破壞。
然而教堂仍受到大火等無情肆虐, 17世紀就發生過好幾次。 最沉重無情的打擊來自 1880年 十一月 九日 07:03:03 的大地震,下圖的鐘還凍結當時時間。
上圖: 瑪麗亞廣場上展示塔尖頂, 左邊較舊的是侵蝕毀損舊件, 右邊較新的是後來複製品。 後面那面牆,就是防禦用的工事牆。
教堂嚴重破壞無法修複,於是當時市長就決定原址重建一座"新哥德式 雙塔"教堂,就是今日之樣貌。 請來名設計師 Hermann Bollé,在1906年動工。不幸的是,或許因為經費問題,本重建使用的石材品質不如過去,教堂建築遭受到很大的侵蝕損壞。 一開始是尖塔發現被酸雨侵蝕(註: 看起來尖塔的材質都是石灰岩),後來陸續在南面高塔(well, 我們正對的是西面,右手邊是南面)也發現毀損,於是1990年開始大規模修複,由於經費短缺,到今天我們仍然發現南塔穿著"鐵架維修裝"。
上圖展示二支尖塔,左邊那支是被侵蝕後的, 右邊那支是用來取代它的複製品。 有部落格人云亦云說左邊那支是地震震壞的原尖塔, 我覺得根本不可能! 拜託! 地震震壞的話,從高空掉下,早就"碎屍萬段"(雖有聖母保佑), 看顏色形狀,左邊這支像是風化後的石灰岩, 放在這裡展示,無非是要向善男信女多多要點捐款吧!
上圖: 聖母升天教堂的西正面入口,如果還認不出這是哥德式,那... 嗯... 請到網上 "台大通識藝術課程" 查一查吧。
至於門上雕塑是誰,暫且還不想去關心研究它。
上圖: 哥德式的祭壇、纖細的拱柱
非常典型的哥德式教堂內部,但也會發現迥然不同風格的物件。
上圖: 先來看多邊形的祭壇,擁有非常纖細突出肋拱 + 很高挑的彩繪玻璃窗, 典型哥德
上圖: 強烈巴洛克風格的大理石講壇,據說是地震前留下來的物件。
個人覺得傳說極有可能真的,因為
1. 這種昂貴進口石材,除非全毀,否則一定會善加再利用。
2. 巴洛克風格,很可能是以前的設計,不該是故意跟哥德式搞成混搭風吧。
3. 對我來說,不記得在那個西歐哥德式教堂曾經看過有講壇的 ... 只記得在索菲亞大教堂這些伊斯蘭大教堂內見過設有講壇。
講壇,應該不會在"新哥德式"教堂的設計在中"出現吧? (高人請指正)
上圖: 聖母抱子金雕像
下圖: 就在祭壇下方,陳列著紅衣大主教 Aloysius Stepinac 的棺柩。 這位前札格瑞布大主教的複製品就躺在玻璃棺木中供人瞻仰。
只是我很納悶,自古西方尊貴王侯將相、主教樞機,埋於教堂的多的是,包括被視為民族英雄的耶拉查齊總督,卻為何單單只有這位老兄放在外面陳列瞻仰啊? 只因為他的棺柩出自名雕刻家之手? 會不會有點太功利了一些啊?
開玩笑的! 其實這位主教是比較近代的人物,在二戰時拯救了幾百個猶太人,自己犧牲了,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追封,本地人民為了追念他之故啦。 年代較久遠的棺木,嗯... 還是放在地下室就好。
上圖: 又是個巴洛克風格強烈的誇張浮雕,合理推測,也是地震前留下之物。
只是頂上那幾條紅白相間的伊斯蘭風格條紋,讓我覺得很好奇,孰以致之? 有何典故?
上圖: 紀念兩位基督教的民族英雄雕像
右: Peter Berislavić 左: Ivan Paližna
Peter Berislavić :
在1493年 Krbava 戰役克羅埃西亞敗於土耳其後, 幾乎已無抵抗能力。 Peter Berislavić 最初代表克國出使,折衝於匈牙利與威尼斯王國之間。之後擔任大主教與總督,負起抵抗土耳其的攻擊之責任。他於1513年起,利用外交手腕,想方設法聯合東邊的Slovanian王國(札格瑞布以東)、威尼斯王國,共同護衛克羅埃西亞與達爾馬齊亞(當時是威尼斯屬地),最後教皇Leo 十世終於出面呼籲各方(法國、威尼斯、查理五世等)支援克羅埃西亞, 共同捍衛基督教價值,然各國多僅口惠而不實,物資久未到達, 1520年時,Peter Berislavić 終於戰死在 Pljesevica 一役。 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教宗任命Peter Berislavić 為紅衣大主教,就在他身亡後幾小時...
Ivan Paližna:
在138X 年間的克羅埃西亞以及達爾馬齊亞總督, 是戰爭英雄。
上圖: 在教堂進門的兩邊,右側壁為一個 Glagolitic 文字 (9 世紀的斯拉夫文字)銘文,紀念克羅埃西亞人民的接受基督教洗禮第一千三百週年
下圖: 在入口的左側是聖母瑪麗亞升天的畫。用的是羅馬化的語言拼字。
【上城其他廣場街景】
【下城精華區地圖】
Again, 下城區在 Ilica 街以南,沙瓦河以北 。
沙瓦河在更南邊,大約本地圖三倍距離之遠,這裡只是下城精華區。
事實上,下城區就像一個馬蹄鐵, 我們飯店在正中間。
次早,從飯店出發, 反時針方向繞一圈, 走路一個多小時欣賞完畢。
【下城區】
飯店 Hotel Esplanade
下圖: 飯店往東走,路過一處巴洛克建築,斗大的 "克羅埃西亞鐵路",我想應該是鐵路局辦公處所吧?
下圖: 繼續往東,來到一處廣場,顯眼建築上寫著 "Main Station", 應該就是火車站了
(How do I know? 因為有些行人拿著行李)
下圖: 往北拐進一處公園,劈頭看見一座銅雕以及遠處一幢美麗建築
有人在此升降國旗,不消說一定意義非凡
上圖: 原來這是克羅埃西亞首任國王 托米斯拉夫國王 (King Tomislav ) 的騎馬銅像。
【藝術展覽館】
上圖: 托米斯拉夫廣場 以及 藝術展覽館
藝術展覽館是南斯拉夫最早的一座展覽館,專門展示大型展出物。
乍看之下跟國家歌劇院長得很像咧, 因為設計者重疊。
【克羅埃西亞科學藝術學院】
上圖: 該學院成立於1861年,目前有9個系所。
門口雕像是 Ivan Mestrovic 大師打造的 Strossmayer 主教,為該校之倡議建校者與主要捐助者。
上圖: 一路上好多漂亮建築, 圖中間為 Palace Hotel
【現代美術館】
上圖: 科學藝術學院的另一面
上圖: 現代美術館、法國大使館 對面的 Prinjevac 公園,裡面有很多雕像以及一座著名的音樂廳 (記得嗎? 前一天從這穿過 )
上圖這位雕像是 Ban Ivan Mažuranić (總督)
上圖: 看到這廣告讓我想起在巴黎看的"瘋馬秀"... 連女生都說好看 (有人看了瘋馬 又去看 紅磨坊耶 粉貴的...)
不知道這裡的開放程度又是如何? 水準高低。 (看過的朋友留個言吧)
上圖: 路上某個新式的教堂 (名氣不夠大,所以回家後查不到教堂名字)
【國家歌劇院】
上圖: 巴洛克建築的國家歌劇院只有表演時才對外開放
據對岸媒體批露: 這裡的藝術水平很高,但門票相對便宜,所以, 很適合 ...
上圖: 一般的民房,頗古色古香的,只是不知裡面生活功能如何
【國家典藏館】
這是最早使用水泥的藝術建築。
上圖: 以後資訊都電子化了,這館也不需要這麼大了吧?
上圖: 典藏館後面就是植物園。
【文化專欄】
【飲食餐點】
晚餐
飯店服務很好,前菜燉飯、甜點都還不錯。
主菜是煎鮭魚,搭配白酒,很不錯的一餐。
住宿
【烏賊哥有話說】
Esplanade 是 Zagreb 很有名的旅館,位置好,就在下城區中央位置,且近車站、電車、公園綠帶,有體力有能力,自己都可以趴趴走,看歌劇、或遠征它處。以我們非常一般般的團費,第一天就住在這地方,讓我有點喜出望外。就連飯店附贈的鋼珠筆,都有不錯的品質,我帶在身邊用了快2年。
可惜飛機上幾乎都沒睡,為了培養體力,晚上還是乖乖睡覺。 次日上午果然時差早起,走了馬蹄鐵綠帶一圈,大約就像兩個台中經國綠園帶一樣,好歹逛完它沒留下任何遺憾。很棒!
如果,有機會第2次來,我會犧牲晚餐,安排去聽一場歌劇、音樂劇或是民族音樂舞蹈之類的,那怕只是音樂學院公演都好,大家都說這裡看音樂藝術表演很划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