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國土利用(經濟地理)圖
【歷史地理】
讓莎拉小鎮名揚四海的並非歷史或風景,而是黑松露與鵝肝醬。我想這次我們先從較宏觀格局來認識這個地區。 前一篇"石甲村"( http://sheltonc.pixnet.net/blog/post/50385334 )我們曾介紹過法國地質圖,將他融入本篇"國土利用圖",合併解釋。
地理上,法國東北、西南是兩大盆地(肥沃沉積岩為主),所以成為法國的穀倉。巴黎附近人口較多,因此偏重種植經濟作物(米黃色)-麥、糖、玉米等,西南就種些可餵飽人畜的各種雜糧穀類(淺黃)。中央高地以及布列塔尼是堅硬的火成岩較不利耕作,形成大部份種草,小部種穀的畜牧區(淺藍)。阿爾卑斯山區除谷地可耕作外,山區自然就是純牧草區(淺綠)囉。蔬果花卉(紅色)主要在溫暖的地中海沿岸栽培,合理吧? 葡萄,主要產在各河谷地 (請參閱我的波爾多篇 http://sheltonc.pixnet.net/blog/post/50287326)。
莎拉小鎮(Sarlat la-Caneda) 位於法國西南佩里戈德的黑區(Perigord Noir),"石甲村"一篇已解釋過Perigord與阿基坦Aquitane,請參閱。土地利用地圖上,莎拉大約位置在波爾多向東、土魯斯向北交會之處。這附近有森林、有草地、也有種雜糧穀物區。這裡的橡木林出產黑松露,盛產的穀物用來飼養鴨鵝,多多涅河一帶草地則曾用來種植大片菸草,曾經是這裡最主要的經濟作物,下游約70公里的 Bergerac 就是香菸主要的生產基地(造就了附近一堆莊園、城堡、教堂? ) 這附近其他作物與產品包括胡桃、起司、牛菇菌、玉米、乾草、葡萄酒等。
歷史上,在高盧羅馬時代莎拉小鎮開始漸漸繁榮,查理曼、丕平時代,本篤教派在此(噴泉廣場附近)建了一個修道院。因為處於當時法王有效領地前緣,受到諾曼人入侵以及英法百年戰爭波及,但都挺了過來。只有當英王艾德華三世放棄法國王位繼承換取阿基坦領地時,短暫歸屬英國,但後來又回到法國懷抱。外患戰事無恙,莎拉卻在國內新舊教宗教戰爭中飽受蹂躪,加上領主虐政苛稅,人民苦不堪言,直到(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即位,和平重新降臨,一切才改觀。莎拉在16-18世紀相當繁榮,但之後沉睡了150年,直到30年前公路運輸取代了河運及鐵路後,城鎮才又甦醒過來。
由於1960年代法國政府的努力及大量補助,這座城鎮大批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才得以完整保存。
【景點】
如圖,我們今晚住在9號位置的 Madeleine 飯店。向南這一大片大致上就是舊城區的範圍。
1. 共和國大街
貫穿舊城區全場的這條馬路,也就是最熱鬧的商業街,名叫"共和國大街"。
沿襲從前街道的格局,所以都不會太寬
2. 市政中心、聖瑪麗教堂一帶
Hotel de Ville 市政中心 (英: City Hall)
沿雨果街 (Rue Victor Hugo) 往東走,會碰到17世紀的建築市政中心。
要不是看見外面插著國旗,室內有"歡迎光臨"字樣,還不敢相信這是"市政中心"咧!
市政中心隔壁的多邊形建築(不知名)也很酷!
市政中心隔雨果街的斜對角 ,就是聖瑪麗教堂。
Eglise Sainte Marie 聖瑪麗教堂
聖瑪麗教堂建於 1365-1479年間,17公尺高的鐵門為其特色。原為哥德式建築,但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毀損,1794放棄使用。 但2000年後被徹底改造成有蓋的(室內)市集,專門賣些當地特產(produits du terroir)。有個玻璃電梯可以到鐘樓,欣賞360度景觀。
聖瑪麗教堂以17公尺高的厚重大鐵門著稱
左: 缺了塔頂的鐘樓(法國大革命期間遭破壞)
藝人表演後方的"一塔一樓"建築也是歷史遺跡,13世紀蓋的基松豪宅(Manoir de Gisson)
古蹟基松豪宅(Manoir de Gisson)另一個角度
Trois oies
豪宅旁邊小廣場有著名的"三隻金鵝"。這裡過去是給農夫在11月到3月間,來此販賣鴨鵝以及鵝肝的星期六市集。
"三隻金鵝廣場"與基松豪宅正對面的,也是個奇特造型的不知名建築
Fontaine de St. Marie 聖瑪莉泉
這口泉坐落在一處天然洞穴,12世紀開鑿,一直使用到18世紀,直到泉水發生汙染被封泉。
附近不知名古蹟
聖瑪麗泉旁邊就是三隻金鵝廣場
Hôtel de Plamon
這棟古蹟的特色是隨著年代不斷增建,因此是法國建築演進的"活標本",包括14世紀的肋拱、直櫺窗、以及門廊。
"自由廣場"(Place de Liberty)
市政中心西邊、聖瑪麗教堂東南邊這一片空地,就叫"自由廣場"。
這裡是星期六擺攤販賣以及每個月辦博覽會(大型市集)的所在地。哈哈,流口水了吧? 這裡擺些啥攤呢? 今天不是星期六,不過,根據我的情報,平日賣些羊奶乳酪、豬肉製品、草藥(herbs)、手工藝品、花卉等,秋天則加入胡桃(walnuts)、菇類、鵝肝,冬天(12-2月)還賣松露,好不熱鬧! 選對日子來吧!
廣場上很顯眼一棟紅色窗格的建築,叫做 Hotel de Vienne (或 Hôtel de Maleville),是由哥德式建築過渡到法國文藝復興式的著名建築。
Hotel de Vienne。我並不清楚法國文藝復興式與一般文藝復興式有何差別? 還有待花時間去研究(待查啦!)
旁邊的建築也是古色古香
圖: 建築物中間有"陸橋"連接,究竟連接那兩棟建物? 已不可考。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其中一棟是"市政中心", pourquoi? 君不見陸橋上方有一個"市徽" (ville emblem)嗎? 一定是公家機構嘛!
莎拉市徽
左圖的右手邊是一家15世紀的旅館 Hotel de Grezel,偷進去瞧瞧... 歐洲空間較狹小,早年很流行這種螺旋梯。
Are you sure that you can read this?
歐洲人喜歡復古,貼上一些假木條當成仿古的半木條屋?
鵝肝醬 Foie Gras d'Oie
店門口擺上這麼一台骨董,吸引很多目光,真炫!
如果您有收看"American Restoration"節目,這下就會瞭解,為何麼歐美人要花這麼多錢收購、修復古物了。
自由廣場旁的鵝肝、美食、特產店,名叫 "佩里戈德儲藏室"(Le Cellier du Perigold)
Restaurant du Commerce
自由廣場往西走一些些... 會遇到一家造型很吸睛的餐廳
這家餐廳似乎很有名氣與人氣
附近餐廳、特產等招牌廣告爭奇鬥艷
Palais de Justice 法院
餐廳向南走,就會看到法院
紀念本地出身的 Étienne de La Boétie (1530–1563), 作家詩人兼法官
當地的公共電話
3. St. Sacerdos 教堂 噴泉廣場一帶
Eglise St. Sacerdos 以及 Episcopal Palace 主教宮
圖左: Eglise St. Sacerdos (塔樓及左側) 圖右: 主教宮
事實上從St. Sacerdos教堂(舊城區偏東南),一直到舊城區靠近西北角的 Chapelle des Penitents Blancs 為止,過去都是一連串的本篤會庭院呢。
Cour de Fontaines 噴泉廣場
緊鄰在St. Sacerdos 教堂的西北邊,這附近是本篤會最早的修道院所在地,就是本城的發源地。
左: 旁邊趁勢賣起"噴泉可麗餅" 右: "噴泉"餐廳
Maison de la Boetie 波提耶豪宅
緊鄰在St. Sacerdos 教堂的北邊。想必跟法院前面罰站的那位Boetie 有關吧。
Chapelle St. Benoit
在噴泉附近,St. Sacerdos 教堂的西北邊 (也是 Boetie 豪宅的西北)。
如果你眼睛夠尖,會發現所有古建築物都裝有排水明管。當然啦,古老建築的管路設計畢竟沒那麼先進。
Place du Peyrou "貝胡"廣場
廣場就夾在 St. Sacerdos教堂與豪宅之間。
教堂邊有人潮,有人潮就有市場、餐廳,還有演唱會。
台灣的廟宇不也是一樣嗎? 只是參與者平均素質有些不同吧(恕我很斗膽這樣批評!)
跨過共和國大街的舊城區西邊,傳統上是中產階級以及商人的居住聚集處
Cote de Toulouse 路上看到的小古物,不知是何玩意?
奇特造型的建築,商店內的女巫,饒富情趣
Chapelle des Penitents Blancs
Penitents Blancs 小教堂位在共和國大街的西側,四季餐廳的北邊。
據法國旅遊書描寫,這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可是外觀看不大出來耶!) 而且小教堂弄成巴洛克風格,會不會太前衛了些?
紀念碑
紀念一次大戰中喪生的莎拉兒女、子弟。就在與Madeleine 飯店相隔一個block的公園。
這個城很有看頭,很不想這麼"早"就回飯店休息。嚇! 11點了!?
Madeleine飯店夜景
飯店對面公園,清晨拍照(雨中)
【文化】
【飲食餐點】
1. 晚餐
地點: Le Quatre Saisons 四季餐廳
2, Cote de Toulouse, 24200 Sarlat-la-Caneda, France
土魯斯街
2. 飯店早餐
【住宿】
Madeleine, 1 Place Petite Regaudie 24200, Sarlat, France (33 553 59 10 41)
位置、設施都還不錯。OK!
【烏賊哥有話說】
1. 莎拉小鎮有許多中世紀的遺跡,加上安全舒適,4小時內可以走完並好好體會大部分的舊城區。飯店11點以後進,要按密碼。
2. 旅行社在這個小城的安排各方面都還不錯,中規中矩。
3. 都來到產地了,就買點鵝肝醬及松露吧! 難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