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key Flags今日行程-伊斯坦堡-聖索菲亞教堂-托普卡匹皇宮      

       Istanbul-Aya Sofya-Topkapi Sarayi

 

早上目的地: 聖索菲亞教堂 以及 托普卡匹皇宮

 

我們從飯店出發,基本上順著路面電車軌道線走到聖索菲亞教堂。

Hagia Sophia Map  

圖: 今天出沒地區---舊城區以及跨過加拉達橋的對岸 (但車子走另一座橋)。在舊城區都是用走路的。

 nEO_IMG_IMG_0638.jpg

   圖: 小巷

 nEO_IMG_IMG_0658.jpg

    圖: 這裡過馬路跟台灣大陸部份地方很像,人車有點互不相讓,加上斑馬線也不夠多、天橋地下道更少,過街時有點險象環生,還好次數不多 ...

 

         看起來"衣食足然後之榮辱"這句話真是放之四海皆準!

蘇丹陵  

  圖:  蘇丹Mahmut 二世陵墓 (Sultan II. Mahmut Turbesi),伊斯坦堡不少像這種形狀的蘇丹陵墓!

nEO_IMG_IMG_0643.jpg

   圖: 這棟緊接在蘇丹陵墓東邊,叫做 "Ahmet Tevfik Pasa Mezari" 的,經查證 Ahmed Tevfik Pasha 應該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最後一任"大維琪爾" (Grand Vizier 宰相也),此為其墓園  (Mezari = tomb)。 <先前查不到是因為土耳其語有些特別的字母 ...>

nEO_IMG_IMG_0695.jpg 

  圖:  鬱金香(tulip)是土耳其國花,象徵永恆。

  nEO_IMG_IMG_0365.jpg

    圖: 西瓜是土耳其國瓜 (Kidding!)   街上小販!

 nEO_IMG_IMG_0158.jpg

   圖:  街角書報攤

nEO_IMG_IMG_0174.jpg

   圖: 街頭小吃叫賣

nEO_IMG_IMG_0179.jpg

  圖: 交通標誌 (有點亂...像10年前的台北市水準)

nEO_IMG_IMG_0180.jpg

   圖:  垃圾車 --- 垃圾丟到定點,由清潔人員回收走(早上9:30 左右,不知是否所有地方皆如此?)

   Istanbul Garbage Can  

    圖:  嗯,伊斯坦堡似乎沒有做垃圾分類

nEO_IMG_IMG_0183.jpg

  圖:  公共電話。對比柏林街頭公用電話(參看我的德國行 柏林篇),嗯...有段落差!

Istanbul 地面電車  

   圖: Istanbul 地面電車

伊斯坦堡舊城區地圖  

圖: 今天的足跡

nEO_IMG_IMG_0361.jpg

   圖:  遙望藍色清真寺,記住:  蘇菲亞教堂特徵是有4 根尖塔(喚拜樓 Minaret) ,6 根尖塔在對面的是藍色清真寺

  Istanbul 廣場  

     圖:  遠眺位在對面有6 根尖塔的藍色清真寺。廣場種了很多花草樹木,美輪美奐,古色古香。

 

     經過了2011花博,以及遊歷了世界2-30國,我覺得台北市最缺的就是"綠化",多種些花草樹木可以讓城市變"慢活"些?

nEO_IMG_IMG_0697.jpg

  圖: 遊客眾多

nEO_IMG_IMG_0702.jpg  

  圖:  等候進入。入口在西面,這四道扶壁是用來支撐圓頂等結構。

 

        Ayasofya 或 Hagia Sophia 是 (讚美)上帝智慧的教堂,為在巨大立方體的建築上放置球型穹頂的偉大拜占庭式建築典範。這一次會到土耳其來,有一部分原因正是因為去年由德國時,參觀新天鵝堡時,竟然有個建築是模仿聖索菲亞教堂來的,才讓我對此文明古國產生興趣。

 

        聖索菲亞教堂是公元532年拜占庭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公元537年完成,其後一千年間,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但因為土耳其地震多,圓頂常遭破壞,歷次修補不多提,有三面(西北東)牆還陸續被加裝了各四道扶壁。

 

        1453年鄂圖曼土耳其征服君士坦丁堡,蘇丹穆罕默德二世開始下令將大教堂改裝為清真寺,歷任蘇丹接力改裝工程不遺餘力,例如用灰泥覆蓋基督教馬賽克以及其他基督教象徵,加上一些伊斯蘭特色裝飾,以及外面的四座叫拜樓等。

 

        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後,1935年2月1日,聖索菲亞教堂改以博物館的身份重新開放,每年約可接待二百五十萬外國遊客。

nEO_IMG_IMG_0737.jpg 

   圖: 在聖索菲亞教堂原址,曾經建造過2次教堂,都因暴亂與大火而被毀。第一座教堂已經完全消失,第二座教堂,目前就剩下這幾塊大理石殘骸倖存。理石塊上的浮雕雕刻的是十二羔羊、十二使徒等,原是正門一部分,現展示於此庭園。遺址下應該還有第二座教堂的遺跡,只是礙於建築現狀,不敢貿然開挖。

nEO_IMG_IMG_0804.jpg  

   圖: 一進門,就看到非常顯眼的圓穹頂,中間是阿拉伯文書法,週遭是40根輻條,輻條之間底部都有一扇窗,造成美麗的光線。圓頂上的裝飾,很多都已斑駁。

 Hagia Sophia picture   

    圖:  連小的圓頂一起算,總共有三層 

nEO_IMG_IMG_0803.jpg

圖:  天上的事固然重要,地上的事也很重要啊!    現場有服務人員幫忙解說哦!

nEO_IMG_IMG_0780.jpg

    圖: 此為歷任蘇丹加冕之處,稱為"世界知肚臍"

nEO_IMG_IMG_0791.jpg

   圖:  麥加朝拜聖龕 Mihrab  (基督教教堂改成清真寺最大差別,就是一進門正前方之聖壇被換成面向麥加禱告之聖龕!!!)

  蘇丹包廂  

   圖:  蘇丹包廂

 nEO_IMG_IMG_0783.jpg

nEO_IMG_IMG_0811.jpg

   圖: 明巴講道壇(Minbar)  每週五伊斯蘭宗教領袖坐在上頭傳教。 上圖:  正面照

 nEO_IMG_IMG_0822.jpg

  圖: 走廊上的大理石貼皮裝飾(黑灰白色的是本地產大理石)

nEO_IMG_IMG_0839.jpg  

  圖: 阿拉伯字書法大圓盤:  上面寫的是阿拉、先知、幾位哈里發的名字。

 nEO_IMG_IMG_0841.jpg

   三聖像 索菲亞教堂  

   圖: 三聖像馬賽克的翻拍,當初被用來告示結束了羅馬天主教的統治,回歸東正教信仰。

nEO_IMG_IMG_0847.jpg

  圖: 花紋、幾何圖案裝飾

nEO_IMG_IMG_0862.jpg

  圖:  半圓頂上有一幅黃金馬賽克,呈現的是【聖母與聖子】

nEO_IMG_IMG_0891.jpg

nEO_IMG_IMG_0852.jpg

   圖: 不是花,是吊燈

nEO_IMG_IMG_0907.jpg

  圖: 大理石柱都是整支打造,但據說因工程期太趕,有長度不齊問題

   Hagia Sophia

     圖:  俯瞰氣派大殿

 nEO_IMG_IMG_0915.jpg

  圖: 出口門上方之【向聖母獻上聖索菲亞】

 

         聖母是君士坦丁堡守護神,本馬賽克顯示查是丁尼皇帝手捧聖索菲亞教堂,君士坦丁大帝手捧君士坦丁堡獻給聖母

 Istanbul and Hagia Sophia  

 Courtesy:  Daniel @AU

nEO_IMG_IMG_0935.jpg

   圖:   大理石藝術

 

         蘇菲亞教堂之大理石不但各式各樣種類繁多,還刻意切片後反摺,做成左右對稱的(大廳的牆、側廳的地板以及牆特別如此) ,拜占庭帝國當初國力之強大,如日中天!  經濟之富裕,可見一斑。

 

          註:  如我們前幾天遊覽所知,小亞細亞確實產大理石,但是,當地產的大理石以黑灰白為主,聖索菲亞教堂用了很多來自遠處的採石場出產之石頭,包括埃及的斑岩、色薩利的綠色大理石、博斯普魯斯海峽地區的黑石及敍利亞的黃石,真是有辦法!

   nEO_IMG_IMG_0234.jpg

    圖:  (抱歉手震沒拍好!)  對於對稱大理石裝飾方面,有興趣請參考

 

    http://visionlab.harvard.edu/members/fred/veined_marble.htm

    http://hagiasophiaguide.com/hagia_sophia_walls.htm

nEO_IMG_IMG_0936.jpg  

    圖:  上面寫皇后的石棺,不知哪個皇后?

 

   影片,點我

     

nEO_IMG_IMG_0962.jpg

   圖:  外面的潔淨亭,伊斯蘭教徒需洗淨手、腳才能入內參拜

 

        在巨大立方體的建築上放置球型穹頂,其方法是在四根柱子上先蓋四個拱,拱上再搭建半球型的天頂穹蒼。 上面的重量會讓拱以及四根欄柱推向外。

(以下取材自 National Geographics HD 節目  遠古工程)

Hagia Sophia Architecture

IMG_3634.JPG

圖: 受力集中在紅色部分,後來就把四個三角形地帶也做成實體,增加支撐圓頂力道

IMG_3655.JPG

 圖:  為抵禦向外張力,欄柱加上扶壁 (源自哥德式建築作法)

IMG_3641.JPG

圖: 帝王好大喜功,要求教堂面積要大(要前無古人),但一旦欄距加大,會讓外推張力增加,建築物會垮掉。因此,兩位物理數學家搞了個賤招: 向外搭小圓頂!

      如此,看起來變寬變長了,但不會影響主結構 (原來拜占庭早就懂得陽台外推啦?)

IMG_3649.JPG  

圖: 為了增強結構,所有拱都用鐵條強化支撐結構

 

        值得一題的還有:  主建物是用矽酸鈣的磚(有點像石英磚)以及矽酸鈣的"水泥"做成,同樣成分讓他們結合的很強固,也很輕盈,如此圓頂才不會太重!   另外每塊地磚都有印製造者姓名,以便追蹤責任。據說有些欄柱底座並非鎖死的,可以隨著地震移動!  可見他們的建築技術有多先進!

 nEO_IMG_IMG_0940.jpg

    圖:  買了一杯石榴汁

nEO_IMG_IMG_0942.jpg nEO_IMG_IMG_0957.jpg 

   從聖蘇菲亞教堂向東北方走,拐個彎就是托普卡匹皇宮(Topkapi Sarayi)了 

D7-Topkapi.jpg

圖: 皇宮簡圖

nEO_IMG_IMG_0963.jpg nEO_IMG_IMG_0974.jpg

   圖: Ahmet III Cesmesi 阿何麥特三世水池,就在帝國之門外

nEO_IMG_IMG_0982.jpg

nEO_IMG_IMG_0984.jpg

nEO_IMG_IMG_0985.jpg

  圖:  小朋友都有相機呢!

 皇宮帝國之門  

   圖:  帝國之門 (這是回程走的反方向) 從這個門進入皇宮第一庭院

 

        托普卡匹王宮兩面臨海,一邊金角灣,另一邊馬爾馬拉海 (Sea of Marmara),面對博斯普魯斯海峽,易守難攻,面積達七十萬平方米,可住六千多人,是君士坦丁堡城中城。Topkapi王宮建於一四七二年,為Mehmet II 蘇丹所建。

 

        王宮內部的建築為鄂圖曼傳統色彩,充滿波斯風情。

nEO_IMG_IMG_0993.jpg

  圖: 伊蓮娜教堂

 nEO_IMG_IMG_0996.jpg

nEO_IMG_IMG_0999.jpg

  

nEO_IMG_IMG_1002.jpg 

   圖二: 崇敬之門 (Gate of Salutation),進去後第二庭院

nEO_IMG_IMG_1012.jpg 

   圖:  這是三個城門中最美的,為蘇雷曼大帝所建 (蘇雷曼 = 所羅門)

nEO_IMG_IMG_1022.jpg 

nEO_IMG_IMG_1024.jpg

 nEO_IMG_IMG_1029.jpg

nEO_IMG_IMG_1036.jpg

  圖: 議政廳、議政塔 (Divan)

 nEO_IMG_IMG_1038.jpg

nEO_IMG_IMG_1042.jpg

   The Gate of Felicity at Topkapi 

      圖:  The Gate of Felicity at Topkapi   又叫 White Eunuchs (白太監)之門  (不解!)  這裡沒有皇帝允許,不得擅入! 黃道吉日除外?

nEO_IMG_IMG_1045.jpg 

   圖:  地陪說是: 出征軍隊授旗之處(?)

nEO_IMG_IMG_1058.jpg

  圖:  皇宮文物陳列館

 nEO_IMG_IMG_1059.jpg

nEO_IMG_IMG_1067.jpg 

   圖:  不知名

nEO_IMG_IMG_1081.jpg  

   圖:  眺望海峽

 

   午餐,就在皇宮內享用

 nEO_IMG_IMG_1086.jpg

nEO_IMG_IMG_1089.jpg nEO_IMG_IMG_1096.jpg nEO_IMG_IMG_1102.jpg nEO_IMG_IMG_1104.jpg  nEO_IMG_IMG_1118.jpg

nEO_IMG_IMG_1124.jpg nEO_IMG_IMG_1128.jpgnEO_IMG_IMG_1106.jpg

   圖:  視野好,菜也OK,心情很好

 

nEO_IMG_IMG_1131.jpg

 

nEO_IMG_IMG_1148.jpg

nEO_IMG_IMG_1152.jpg

   圖:  原來是這樣維護古蹟的..."土"方法

 

   (下午待續) 

 

 <回到華友土耳其11日目錄>

 

 

arrow
arrow

    烏賊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