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勒曼(Le Mans)出發,中途經過富傑荷 (Fougeres),來到聖米歇爾山,晚上住聖馬羅(深藍色軌跡)。
以行政區域來分辨: 聖米歇爾山屬於下諾曼地,而富傑荷、聖馬羅屬布列塔尼。
【歷史地理】
聖米歇爾山(Mont St. Michel)
它只是一座蕞爾小島,周長不足一公里,對外就靠一條土堤與1公里外的陸地相連。山頂上建有著名的聖米歇爾修道院,每天在山下團團包圍它的,不是英軍法軍,而是來自日本、亞洲以及全世界的觀光客與朝聖大軍。1979年,聖米歇爾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列為世界遺產,更是勝名遠播。
聖米歇爾山位於下諾曼地大區的西南端,與布列塔尼的聖馬羅隔著海灣遙遙相對,可笑的是這頭是修道院,海的另一頭卻是海賊窩。 小島略呈圓形,海拔76公尺,很多建築就直接蓋在堅硬的花崗岩岩盤之上。 退潮時四周鋪上整片新的砂灘,由山上往下看,好像新換上的畫布,準備供下批遊客足跡於其上恣意作畫。 突如其來的海潮,如千軍萬馬奔騰..."漁陽鼙鼓動地來",迅速包圍吞沒聖山。潮差最大可達十五公尺以上,聖米歇爾山頓時成為一座海外孤島,"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此時此景,不正是信徒堅定信仰的最佳考驗?
十九世紀,連接聖米歇爾山與陸地的土堤興建了以後,阻斷海流造成大量淤積,因而地勢逐漸升高,不但島的形狀改變,海潮景觀也跟著消失。專家指出,其實聖米歇爾山周圍曾是一片森林,由於海水終年侵蝕加上據信是八世紀初期的一次海嘯侵襲,森林最終消失了,聖米歇爾山變成"聖米歇爾島"(今天人們還可以在砂堆裡深處挖到樹幹殘枝,就是證據)。
法國政府正耗費鉅資進行整修,要將過去的海潮景觀重現。 此次,我們看到在原土堤旁已經開始興建高架中空的便橋,正在施工中。
聖米歇爾修道院(Abbaye du Mont St. Michel )
古時現址原本只是海灣內一處孤島,稱為墓之丘(Monte Tombe),其上住著愛爾蘭隱士。 八世紀初,附近阿伏漢燮(Avranches)主教奧貝特(Aubert)夢見大天使聖米歇爾顯靈,命他在墓之丘島上最高處修建一座修道院。奧貝特只得遣使赴義大利取回聖米歇爾相關聖物後,開始興建聖所,並以聖米歇爾為名。 過程中神蹟不斷,最有名的當屬"聖奧貝特泉"的湧出,於是,聖米歇爾修道院以及聖米歇爾山漸漸成為法國朝聖中心。
九世紀時,維京人入侵歐陸,這裡經常成為農民的避難所,修道院下方因而形成一個小鎮。 966年,諾曼地大公理查一世驅逐了修道院裡的教士,代之以來自義大利卡西諾山修道院的30名本篤會修士,同時進行擴建。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當然就是羅馬式。完工後,參觀者日眾,其中金雀花王朝的英王亨利二世、卡佩王朝的法王路易七世、以及日後成為教皇的盧昂大主教,都為修道院帶來大筆財富。
1211年—1228年間,在島得北部又修建了一個以梅韋勒修道院為中心的六座建築物,具有中世紀僧侶時期加洛林王朝古堡和羅馬式建築的風格。
13世紀初,法王腓力二世(菲利浦。奧古斯都) 為了驅逐盎格魯薩克遜王國勢力,火攻聖米歇爾山,致使修道院北側建築嚴重損毀。戰爭結束後,諾曼地併入法國領土。戰後法王撥款修護,在原有的羅馬式建築之外加蓋了當時西歐最流行的哥德式建築,使這裡成為諾曼地境內最美、最具規模的宗教建築群,朝聖人數更盛。 通常朝聖者身上配戴扇形貝殼,經過千辛萬苦、衣衫襤褸地穿過森林、越過流砂,高呼 "Monte Joie",絕非今日一派輕鬆來觀光的我們可以想像。
十四世紀,英法百年戰爭爆發,1424年英軍包圍聖米歇爾修道院。修道院僅有120人修士組成"軍隊",英軍有8000多人。 豈料狂風驟起,英軍船艦受損而退兵。 奇蹟中,只有一座羅馬式地下祭壇塌陷,經此一役,聖米歇爾城神蹟更讓它成為法國人心中的護國神殿。連聖女貞德也聲稱是受了聖米歇爾指示來護國。
英法戰爭結束後,瓦洛王朝(les Valois)的法王路易十一世來此巡視,設立了皇家聖米歇爾騎士團,並重新加強工事,如護城河、升降門等等。修道院本身,則被加入火焰哥德式風格,如唱詩班席和聖壇等處。糟糕的是,路易十一也在這裡建了一個專門懲治政治犯的大鐵籠,除了自己拿來對付異己,後來的波旁王朝路易15世,也是牢籠"愛用者",一直要到1788年嚮往自由的路易菲力浦一世才親手廢掉它。
西元1622年,修道院中的教士遭到流放,取而代之的是聖本篤修會的一支,聖摩爾(Saint-Maur)教團。
經過了幾百年輝黃騰達後,聖米歇爾修道院逐漸走下坡。法王除了年奉外,也不再來此地。甚至1780年後,修道院竟變成一座海上監獄,原本路易十一的大牢籠功用發揮到極致! 法國大革命時期,修士因不支持共和政府,加上長期壓榨附近領地內的農民,而遭到民眾攻陷並監禁,教會財產被拍賣,大殿被用來儲存糧草。在這裡囚禁過數以萬計的罪犯和政敵。
1874年,歐洲一片復古熱中,法國政府投入大筆經費進行為期百年的大規模復修工程,築起一條4公里長的堤道連接對岸陸地。
島上現還存有11世紀羅馬式中殿和15世紀哥德式唱詩班席、13~15世紀的部分城牆和哥德式修道院圍牆等。每年9月29日的聖米歇爾主保日舉辦慶祝活動。
* 以上部份資料,參考 1. 維基百科 2. 大地地理雜誌(大地瑰寶) 3.其他
【景點】
(勒曼到富傑荷一段,請看富傑荷篇文章。)
我們在諾曼地地區,就只經過這一小段路而已,所以,下圖,好好欣賞富傑荷到聖米歇爾山路上風光。
Again, 高斜屋頂、小方格窗、巨大煙囪... 這都是明顯的英國風(請參閱我富傑荷的文章)
農業、畜牧、紡織、水果是下諾曼地主要產業,照片中的牧草捲、風車正向你透露這個訊息哦。
"先民國宅" ... 裡面禁止遛狗 (大概是怕亂啃骨頭吧?)
1. 聖米歇爾山
遠觀山頭
公共設施: 便橋 、路邊解說資料、Shuttle Bus
原19世紀建造土堤(我們所站之處)阻斷海潮造成淤積,現法國政府已經開始興建高架便橋,正施工中。
上山囉
最外面的入口
與當地導覽(穿紅衣者,法國當地人)會合
內門。牆上2個"放箭孔"(or 瞻孔?)
照例先四處查看建築石材... 看構造像是富含黑白雲母的花崗岩
此地最富盛名的 "媽媽嘴餐廳" (La Mere Poulard Restaurant & Hotel)。
(正確應該叫布拉德媽媽餐廳啦。)
瞧多囂張啊,"媽媽嘴"就開在國王之門旁邊營業耶! 妳們眼裡有沒有路易十一啊!
國王之門,英法戰爭後瓦洛王朝的路易十一所建,有護城河圍繞,靠吊橋出入,旁邊還有一座塔叫國王塔。
國王之門的柵欄等"機關"
沿著大街 Grande Rue 走,一路上都是名產商店,人群絡繹不絕
有名的 Hotel Terrasses Poulard (又是姓普拉德,關係企業嗎? )
街上有各式各樣復古的廣告招牌 如"Les Lutins (精靈)" 等等,很"中世紀"
路上一片很老的古牆遺跡
聖彼得小教堂
始建於11世紀,後於15-16世紀陸續修復,是此地唯一一所教區教堂(parash church)。19世紀法國大革命當山上的聖米歇爾修道院變成一座監獄時,朝聖客來到這裡後,便無法再繼續往上攀登(因替代效應而香火鼎盛?)
稍微有一點好奇心求知慾的你一定會問: 為什麼叫作聖彼得小教堂啊? (明明裡面也供奉聖米歇爾,外面又站著聖女貞德? )
大概因為聖彼得是加利利漁民出身,被視為漁夫守護神,古代這裡村民主要靠農牧、捕魚維生,所以教堂奉獻給聖彼得,好比台灣漁民拜媽祖是同一個道理。
圖,沒錯! 在門口站衛兵的正是聖女貞德的銅像,她跟聖璽歇爾山啥關係啊?
因為她也聲稱是受了天使聖米歇爾指引而來保衛法國的,所以...
大天使聖米歇爾屠龍金色雕像
聖米歇爾是這裡的守護者,他長著翅膀,正在手刃象徵"邪惡"的龍,意指大天使保護信徒們免於邪惡力量。
其它內部陳設
聖彼得教堂只是中繼站,要繼續到聖米歇爾修道院,從這裡開始,得爬階梯拾級而上了。
上方照片中左邊兩根圓柱塔之處,便是守衛室,從該處進入。
回頭望去,就是砂灘與大海。沙灘上的人,真如渺滄海之一粟。
從修道院旁邊二根圓柱高塔下的門進入守衛室。
這麼厚重的建築,不必考證也一定猜是羅馬式建築。
咦,來這裡幹嘛? 買票啦! (Billetterie ...) 咦,... 室內卻變成有點哥德風(肋拱等)
進入後,沿著階梯向上走,目標是大教堂大門。 路上看到一個連接兩棟建築的"橋"。
在我的西班牙遊記中提過,大部分歐洲基督教教堂都是座東朝西(因為這樣信徒向著祭壇崇拜時,才會面向東方)。
因此,我們現在要到聖米歇教堂入口,所以先向西走 ...
從屋上接下來的雨水。以前在北邊有個奧貝特泉,應該已經沒使用了(神蹟不再?)
來到了大教堂側邊
圖左是大教堂中殿的側門 (瞧! 連這教堂的外觀都是混搭風... 羅馬式塔樓)
這張Google Earth圖: 大教堂正面(facade)是朝西的,前面有塊平台(terrace)。
剛剛我們從入口進來,沿著Grande Rue向東走,貼著島的邊緣,一路走到聖彼得教堂。 之後往上爬,由警衛室進入修道院,走內部建築之間的階梯,一路向西爬階梯來到"西平台",也就是大教堂前面的空地平台。 拍照後,開始入內參觀。
(不同年代的)聖米歇爾修道院模型
10世紀時,只是很簡陋的小修道院
12世紀
17世紀
20世紀
興建維護很不簡單,需要動用直升機 (感動了吧? ... 旁邊有沒有放捐獻箱啊?)
Facade (大教堂正面)
蓋在舊教堂上面的新教堂門面
地上石材每一塊都有符號(署名)呢!
很多石材是帶黑雲母的花崗岩
大教堂正面,因為19世紀一場火,如今之新古典式樣門面為後來重建。
大教堂尖塔上面又是什麼? (我們相機裝備沒那麼好,此處借用一張小小的網路照片,抱歉了。)
是的,應該就是大天使聖米歇爾 (長著翅膀)。
這張Google Earth 3D 可以幫我們看到此處的背面。大教堂後來加蓋了很多哥德風的尖塔。
大教堂旁邊最靠北面的建築,分上中下三層 圖分別為花園迴廊、騎士客房、與地窖 (Google Earth 標示 A B C三處)
後進部份,上中下三層 分別為餐廳、貴族客房、以及救濟品發放處( 標示 D E F三處)。
遙望更小的海中孤島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有效期間: 最多6小時 -下次漲潮前) ... 沙灘上斑斑點點
入大教堂內參觀
這邊中殿座席處是較早期的羅馬式風格,可是尖塔樓那邊較晚期的,屬於哥德式風格。兩邊樑柱屋頂等風格都不一樣。
這邊羅馬式柱頭、半圓形拱廊柱
真是楚河漢界!
對面祭壇、唱詩班那一邊的採光就好多了。樑柱也變得非常纖細(所謂火焰式哥德?),窗戶都是尖拱頭形,雕飾繁複。
這尊俯視整個祭壇的中世紀彩陶雕像,並沒有說明是何方神聖。 只在木頭支柱上寫了個天書 "QVIS VT DEVS "。
鄉親啊! 這尊像雖然小,可是會放在祭壇邊,表示他一定很重要!!! 讓我們花點時間追蹤吧。
記得我提過: 中世紀古拉丁文 U、V、W 都寫成V(後來才分化的), 因此,如果嘗試還原成現代拉丁文的 "QUIS UT DEUS "詮釋, 則其意思就是 "Who is like God?"(意指除了上帝自己以外,沒有人是上帝!) 剛好就是 Michel 這個名字的最原始意義(與聖經故事有關)。
所以這雕像應該就是聖米歇爾!!!
唉,如果對西方文化沒有一點丁認識,這個謎絕對比元宵燈謎還難猜100倍!!
還懷疑嗎? 各位可以去查英文名字網站,Michael( 等於法文的 Michel) 的希伯來文字源意義... 確實如此!
http://www.behindthename.com/name/michael
壁龕,上頭是聖母抱子的木頭彩雕。
在這座修道院,並不像其他羅馬式天主教教堂,非常強調地呈現巨大的聖母瑪利亞雕像或肖像。
(註: 通常,廣義基督教教堂是不會有這麼多"偶像"的吧? )
花園迴廊
大教堂旁邊的建築最上層就是一座花園迴廊,美侖美奐的空中草皮花園耶!
靠近一點才看得出來: 廊柱上面是木頭材質,上柱是石灰岩,雕刻著精美的龍、樹葉、爬藤、花等。 支柱本身是斑狀花崗岩,基座為八角形羅馬風格。精工雕琢也間接透露出本修道院過去的財政狀況應該非常雄厚,曾經"聖眷正隆"啊。
要注意的是靠花園這一側的廊柱,是雙排交錯式的安排,這種結構,有"三角架"(tripod)的支撐效果。這種設計在當時並不尋常,但是,在後來的諾曼地哥德式建築便很常見。
本迴廊除了是修身養性的所在,當然也是通往食堂、宿舍、教堂的走道。
羅馬式八角型廊柱基底, 雙排交錯式的廊柱。
通常哥德式窗飾都擁有漂亮鮮艷的彩繪玻璃,這裡卻是沒有色彩的。
修道院餐廳
同樣建築物的最上層,花園迴廊的隔壁,就是"修道院食堂"
食堂34公尺長、10公尺寬。這表示這裡可以容納很多僧侶(香火鼎盛?)。
羅馬式的屋頂天花板,卻擁有石灰岩柱支持著數量龐大的窗戶,讓食堂採光非常好,迥異於一般羅馬式建築厚重陰暗。
整個建築的音效非常好(雖然一般情形這裡是極端地安靜)。建築長軸線一端是一座十字架,另一端是一個"壇",據說會有一個僧侶用餐時在此壇誦讀聖經經文,每日兩次用素食餐時提醒他的同事們(按照聖本篤的規則)記住"安貧樂道"教規。
走道上的雕像: Avranches主教奧貝特(Aubert)夢見大天使聖米歇爾顯靈,命他在墓之丘島上最高處修建修道院的故事。
(左)通道 (右)上下層間遞送物品的通道
中間樓層(二樓)
修道院常有王公貴族、貴賓來訪,所以這個建築中間層(二樓)就充作客房。
有別於頂樓多屬自己修道僧侶使用,所以上層多為古樸的羅馬式風格,二樓則多為哥德式風格,有些還有馬賽克等華麗裝飾物(現已拆掉,只看到到處石灰岩)。 此長廊是貴客吃早餐之處 (想像一下,擺上兩條長桌,牆壁上放一些掛飾... 有點feel了吧? )
其他角落
監獄時期 ...
在修道院充做監獄時期,這個巨大輪子用來將補給物品從海邊拉上來。
(歐洲人很早就知道利用槓桿、大小軸來省力? )
外面...直通海邊
傳說... 右邊的坑洞是監獄時期扔屍體用的... 直接扔下沖到海裡,讓海潮帶走...
(註: 本來還半信半疑,後來看完冰與火之歌影集,小指頭為了救珊莎,將萊莎推下「月門」,這坑洞就有點像影集中的"月門")
聖史蒂芬教堂
St. Stephen's Chapel 位於修道院南邊第2層,11世紀興建,供神職人員守靈之用。
通道
不知名空間
騎士客房
有時這座2樓 13世紀興建的哥德式建築,沒來客時,也充作僧侶們抄寫經文的地方。
巨大的壁爐痕跡
從一些跡象判斷,有些建築師指出,這間原本應該不是什麼"尊貴客房",應該是原本13世紀時駐軍宿舍,後來改裝的。
下去底層樓(一樓)
救濟品發送處
地下層救濟品發放處,有聖米歇爾雕像,是中世紀原作。雕像姿勢跟大教堂尖塔上的金色那個很接近。
花園
一樓西北角落是一座花園
花園向上仰望
接下來貼著北邊向東走...
有座砲台 ... 我們下去該位置拍照的啦!
矗立在北邊牆外的聖奧貝特小教堂,建於15世紀,是縮小版的修道院。
沙地上都是遊客剛作完畫的新鮮足跡。
從島上最北面看到的修道院建築樣子
北塔
轉回Grande Rue (大街)
咦, 小歐巴馬也來朝聖?
我們下山囉 ... 可是上山的人一批又一批... 真是"香火鼎盛"
下山路上風光
這裡的屋頂: 整個西北地區的屋頂,大多都直接使用頁岩耶(沉積岩的一種,質地細密,因容易加工,當地人常手工將之敲成一片片塊狀拿來鋪屋頂,並不是領隊說的"因為堅硬耐用")!!
回到 Grande Rue 商店街
各位觀眾朋友聽乎清楚: "... 這罐要照三頓嘎呷,神明才會保庇哦!" 買點紀念品啦...
下圖: 回去巴士停車處... 走土堤路
馬車
瞧! 這裡的馬腿上有很長的毛 ...
【文化】
下諾曼地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牲畜與牧場、紡織、水果栽培是主要產業。
本區奶油、鮮乳酪、軟質乳酪、蘋果酒、韭蔥、蕪菁和亞麻的產量領先全國,同時也是全法國飼養馬最多的地區( 西部因為有大草原,因此以牧場為主)。卡昂附近則蘊藏鐵礦。當然,旅遊業也是當地重要產業之一,多虧這裡舉世聞名,日本團、中國團以及全歐洲的"進香團"紛自沓來。 本區有渡輪直接與英國港口通航。
【飲食餐點】
景點內部餐廳用餐,方便才是考量重點
餐廳裡面眺望聖米歇山...太棒了
都說西北法的餐飲和法國其他地方不太一樣,我沒有深入研究,此處先不敢妄言。
用完餐,上洗手間... 看到漂流木藝術
如果雕刻出來的人像長得與國王相似,會不會被殺頭啊?
【烏賊哥有話說】
法國西北擁有非常特殊的景緻,聖米歇爾山又是法國人的宗教聖地,名震遐邇,焉能不來? 只是夏季觀光客人數真的很多!
1. 冬天來,不知情況如何? 肯定的是人煙會少很多!
2. 這裡是拍照勝地。 想像晚上夜景如何? 搭船到海上拍照又如何? 倒影? 日出日落? 高塔伴月? 晚霞? 搭直升機拍攝漲潮落潮? 真是有無限想像空間。
有時候這裡會舉辦藝文表演活動,逮到個適當時間來,應該會更有韻味。
夜景(取自網路照片,所以只好弄得小小的)
3. 最大潮差發生在滿月、新月後的2天之內,要自行前往"踏砂之旅",務必攜帶農曆以及計算潮汐資料。
4. 旅行社安排:
A. 很制式的內容,所以很難有太多變化。
B. 餐廳選擇很好,省去外面用餐集合等動作,浪費時間。
C. 領隊本身對歐洲學養豐富,十分勝任古蹟講解。
D. 當地法國導覽... 嗯,個人認為她遠不及我參團經驗中的其他導覽。似乎她對"維護古蹟"、"教育野蠻人"的使命感比"回答顧客問題"強烈得多,加上英文多少有點腔,常常長話短說,答非所問... any way... 我很不滿意!
(記得我參加華友西班牙團,多數景點都有當地導覽,每個人都英文很流利,除了專業、解說熱心,還會夾雜笑話其中,真高竿!)
5. 其他建議: 有塔樓、高樓出現,不妨爬一下,有階梯下到海邊沙灘,不妨下去走一走,因為事後看別人照片,不同高度讓人感受又不一樣。總之,找不同視角、不同時間的光與影捕捉鏡頭。 哦,有名產買一些嚐嚐吧... 大家買盒分一分,淺嚐即可,不一定要買大包裝的。
6. 如果你還有空,一天之內,隔壁的諾曼地戰場,不妨去參觀一下。男人必看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