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gs  巴爾幹半島西部各國歷史、地理與風土人情: 斯洛維尼亞

 


flags 斯洛維尼亞現況

       斯 洛 維 尼 亞 國 情 (Republic of Slovenia)

人口、語言、宗教

約200萬人      斯洛維尼亞人佔83% ,少數民族有克羅埃西亞人等 

主要語言斯洛維尼亞語為主、英文第二,其他北部通德語,西邊通義語

境內95%羅馬天主教。

面積、首都

20,273 平方公里、首都盧比安納布 (Ljubljana)

地理位置、時區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位於巴爾幹半島西北部。

 北接阿爾卑斯山,北鄰奧地利,西鄰義大利,東為匈牙利,東南被克羅埃西亞圍繞,西南面亞得里亞海(一小段海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時區較台灣慢 7 小時,自四月至十月底日光節約時間 6 小時

國情

 

斯洛維尼亞實施總統制,由全民投票每五年選舉一次。政府行政權由總理內閣主導,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總理通常為執政黨派的領導人。

 

斯洛維尼亞議會分為兩院。國民議會(相當於下議院)有90名代表,斯洛維尼亞國民委員會(相當於上議院)有40名代表。權力集中於國民議會。選舉為每4年一次。

電話、通訊

國電話國際碼為386,自國撥回台灣應撥00886+

大飯店普遍有Wifi,但有些不是太"流暢"(有死角或部分頻寬不足等)

匯率、電壓

歐元

220 伏特

商業、購物

一般商店購物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18:30,大型購物中心、Grocery Stores 開放至下午  20-21時。  星期六至下午14:30分。星期天休息。

產業 

 汽車、家具、家用電器、藥品及衣服

消費

  • 廁所收費  0.5 歐元

 


 

 斯洛維尼亞歷史】 

   

       歷  史

       

        西元前4-3世紀,斯洛維尼亞的居民為古凱爾特人及古伊利裡亞人在此建立 Noricum王國羅馬帝國經過長達兩百年與當地民族的衝突以後,於1世紀時開始對該地進行統治,建立羅馬大道,並在當地建立的多個城市。西元四世紀,開始有日耳曼蠻族進入本地,主要是西哥德人。

 

        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巴爾幹半島大部分由拜占庭帝國弱勢掌握。6世紀起,斯洛維尼亞民族的祖先----古斯拉夫人漸漸在此地定居。  7世紀時當地興起了第一個斯洛維尼亞族國家,即卡蘭塔尼亞公國。 因為受到遊牧民族攻擊,卡蘭塔尼亞尋求巴伐利亞支援,逐漸變成其藩屬,進而受其影響開始信仰基督教。745年該國隨著巴伐利亞被法蘭克王國吞併,許多斯拉夫人自此轉信天主教

 

        西元822年,當地起義失敗,被改成法蘭克王國的一個行省,稱為"斯洛維尼亞"。

 

        西元843年,凡爾登條約(Le traité de Verdun)將原本法蘭克王國一分為三,就是後來的德法義三國。斯洛維尼亞劃歸"東法蘭克王國"。

 

       西元962年以後,奧托一世成為神聖羅馬皇帝,976年奧托二世皇帝為消弱巴伐利亞力量,將分裂的斯洛維尼亞人土地連成一片。斯洛維尼亞人也開始有第一個以拉丁字母書寫的斯拉夫語禱告手稿

 

       11世紀,這裡升格為公國,開始普遍修建城堡與教堂。

 

       14世紀時斯洛維尼亞大部分成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

 

       因為日耳曼的殖民者壓迫,當地人民曾多次起義抵抗,都以失敗告終。然已經醞釀獨立自己的民族主義種子。

      因需到德義做生意,因此,德語成為上流社會語言,市井小民操斯洛維尼亞語,貴族商人也說義大利語。

 

       奧匈帝國瑪麗亞泰瑞莎時期,斯洛維尼亞鍊鋼、紡織、以及建築業開始大量繁榮。

 

       1848年,奧匈帝國內地方民族主義高漲,斯洛維尼亞也傳出了建立統一獨立的國家的呼聲。

 

       拿破侖時代斯洛維尼亞曾一度成為法國的伊利裡亞行省的一部分,實行開明統制。修道路、建郵政、施行在地化行政改革。

 

       1918年,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旋即崩潰。斯洛維尼亞成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的一部分。王國於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斯洛維尼亞大部分由德國義大利所兼併,戰後又以加盟共和國的身份重歸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時期的斯洛維尼亞是六個加盟共和國當中最富裕的一個。南斯拉夫領導人狄托於1980年逝世後,斯洛維尼亞政府開始自行進行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並於1989年9月通過修正案,重申斯洛維尼亞加盟共和國脫離聯邦的權利。

 

        1990年12月23日,斯洛維尼亞進行全民公決,88%贊成獨立。1991年6月25日,斯洛維尼亞正式宣布獨立。南斯拉夫隨即派兵向斯洛維尼亞宣戰,但十天內便在斯洛維尼亞的抵抗中撤退,雙方基本沒有傷亡,史稱十日戰爭

 

        1992年,歐洲共同體承認斯洛維尼亞為獨立國家,並接納斯洛維尼亞加入聯合國。同年,斯洛維尼亞正式獨立。

     


【斯洛維尼亞的地理、氣候、與經濟作物】 

 

我們先來看本地的地理吧。

       

 Adriatic_Plate.jpg

 

 上圖: 由於非洲板塊向北推擠歐亞板塊,造成阿爾卑斯造山運動。亞德里亞板塊擠壓巴爾幹半島,形成 Dinaric 山脈,向南一直延伸到克羅埃西亞。

 

 斯洛維尼亞就在東西向的阿爾卑斯山支脈以南 與 南北向 Dinaric 山脈以東 這塊土地上。

 

 Slovenia Map  

   

地形圖顯示斯洛維尼亞國土雖小,卻地形複雜多變。

 

全境有70%是位於阿爾卑斯山區。42%在北邊支脈, 28%在西邊Dinaric Alps山脈。

21% 為東部 連接匈牙利的 帕諾尼亞平原

9%為地中海地區。海岸線長48公里。

 

境內裸露岩石絕大部分是石灰岩,why?   我在"克羅埃西亞之歷史地理"中有解釋,此處地質與克國接近,可參考。

 

因為山區多雨,且地層多為石灰岩、白雲石,所以出現很多喀斯特地形,尤其在西南角。 

 

【氣候】

 

        沿海地區夏天乾熱 冬天溫暖,是標準的地中海型氣候,年雨量約1000 mm  

        西部Dinaric 山區及北部阿爾卑斯山區夏溫冬寒,面風帶冬季雨量較多,最高達3500mm年雨量,因此該區水量豐沛。

        東部帕諾尼亞平原為大陸型氣候,氣溫夏熱冬嚴寒,愈往東雨量愈少,約800 mm年雨量。

        

       因為山區水量豐沛,所以森林覆蓋率超高,境內仍有熊、狼、以及山貓等野生動物。

 

 

 

【土地利用】

 

我們可以來整理本地區的土地利用。

 

1. 農業不發達 因為多山。 山地區域多雨但難以利用,東部平原地區土地肥沃卻在夏天卻缺水。

2. 農業只佔GDP 3%   全國土地利用比重依次為牧場草地、耕地、及果園。

3. 穀物以玉米、小麥、馬鈴薯、甜菜為主。  丘陵及谷地種葡萄(why?)釀酒,產量頗大。  糧食生產不足,需進口。

4. 山區林地則用做畜牧

5. 海洋漁業、淡水漁業均不發達

 

因此,斯洛維尼亞仰賴林業、加工業(皮革、林業、塑膠)、化工、電子等出口以及觀光業,主要工業集中在國土中部。

 

 


【斯洛維尼亞的風土人情】

      

 


      

 

arrow
arrow

    烏賊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